音楽、絵(写真)日記
×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非對稱衝刺(Asymmetric Dash)(link)
這首歌最早的概念是要做一首大調行進,快速且愉悅的曲子,但又希望能加入一些無調性的riff這類的,畢竟這一直是我的夢想(這要牽扯到我剛開始聽非流行音樂時,最主要接觸的是Dream Theater,而這類前衛金屬的編曲方式至今仍深遠的影響我對音樂的概念),但過去在實際加入這些片段的時候,多多少少遇到一些問題,所以這次就拿著這些概念寫下這首不到兩分鐘的小曲子。
這首歌最早的概念是要做一首大調行進,快速且愉悅的曲子,但又希望能加入一些無調性的riff這類的,畢竟這一直是我的夢想(這要牽扯到我剛開始聽非流行音樂時,最主要接觸的是Dream Theater,而這類前衛金屬的編曲方式至今仍深遠的影響我對音樂的概念),但過去在實際加入這些片段的時候,多多少少遇到一些問題,所以這次就拿著這些概念寫下這首不到兩分鐘的小曲子。
曲子開頭的riff跟變拍其實沒有經過太精心的設計,在某次的練習中只覺得這樣談還蠻順的,於是就把她順手寫了下來,變拍的部份也只是覺得這樣聽起來還不太差,就照著編下去了。
...結果錄的時候才發現真的不是非常好錄 orz
過去只有錄過一小段類似要對點的東西(年代太久遠的就當作沒錄過吧),這次一整段的對點還真的錄的蠻痛苦的,不過這次忘了悶音,實在是收錄時的一大敗筆。而開頭的壓縮吉他則是想要加入一些有趣的東西,於是就拿了幾顆效果器串一串,發現感覺還不錯,就保留了那一小段。
整個錄的過程中,其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,因為這次是把譜寫完之後再開始錄的,所以每段之間要彈的東西很明確,相對的也減少了不少模糊的行進(包括其中一個小節其實我一直不是解決的很漂亮,這個時候紙上的作業就幫我節省了很多時間)。反倒是因為這次是直接接效果器line in進去,所以大幅的提升了後製的難度,不過也變相的強迫我研究了一下EQ跟compressor之間使用的力道。
鼓跟bass的部份,這次花了不少的時間,但不是花在編曲上,而是花在一些測試上...。這次我嘗試使用在一般的midi編輯軟體上寫好鼓譜,再用一般的drum map讓AD去對應它,結果效果果然是不太好,這種方式果然可能還是得用實際電子鼓打出來會比較真實一些,所以我最後還是手動把它做回AD的預設對應,然後再一個一個去修正它,以後恐怕鼓不會這樣編了。Bass的部份的話,這次就試著用midi bass編好之後,在用後製的方式去模擬bass的聲音,結果當然也是不太好,聽起來假假的,不過其實如果用電子bass的話可能搞不好效果會更好一點。
主線的吉他,這次比較花了一點時間去想和聲的東西,雖然用的東西都還是蠻簡單的,不過聽起來似乎是還可以接受,再加上那隨心所欲的KB跟Padding,整體而言聽起來有些問題,但是問題還算是不太大(雖然我自己都蠻懷疑的)。不過也因為這首歌的機會,讓我重新願意花點時間去把樂理讀一讀,順便找了一兩本以聽覺訓練為主的初級和聲學,雖然目前還在閱讀中,不過目前看起來的確是有一點點的幫助,畢竟太理論的東西,依我這種非學院派玩票性質的人來說還是太過於複雜了。
整首歌圍繞在一個主題上,就是衝刺。因為腳傷的關係,我已經幾乎一個多月沒有辦法跑步了,現在雖然可以慢跑,但還是非常的小心,正因如此,竟然讓我開始懷念起過去可以衝刺的日子,真是有點奇妙。而那種在有點疲勞,有點狂野的衝刺中,就是這首歌的核心概念,變的有點奢侈且壯麗,而有了中間的轉變。不過老實說,在寫的過程中並沒有辦法想這麼多,而是在構思階段的時候就大概完成的想法,接著進到編曲階段之後,每個橋段的銜接跟潤飾就夠我忙的了。
總之就是這樣了,又是一首沒啥感情的演奏曲,哈哈~
...結果錄的時候才發現真的不是非常好錄 orz
過去只有錄過一小段類似要對點的東西(年代太久遠的就當作沒錄過吧),這次一整段的對點還真的錄的蠻痛苦的,不過這次忘了悶音,實在是收錄時的一大敗筆。而開頭的壓縮吉他則是想要加入一些有趣的東西,於是就拿了幾顆效果器串一串,發現感覺還不錯,就保留了那一小段。
整個錄的過程中,其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,因為這次是把譜寫完之後再開始錄的,所以每段之間要彈的東西很明確,相對的也減少了不少模糊的行進(包括其中一個小節其實我一直不是解決的很漂亮,這個時候紙上的作業就幫我節省了很多時間)。反倒是因為這次是直接接效果器line in進去,所以大幅的提升了後製的難度,不過也變相的強迫我研究了一下EQ跟compressor之間使用的力道。
鼓跟bass的部份,這次花了不少的時間,但不是花在編曲上,而是花在一些測試上...。這次我嘗試使用在一般的midi編輯軟體上寫好鼓譜,再用一般的drum map讓AD去對應它,結果效果果然是不太好,這種方式果然可能還是得用實際電子鼓打出來會比較真實一些,所以我最後還是手動把它做回AD的預設對應,然後再一個一個去修正它,以後恐怕鼓不會這樣編了。Bass的部份的話,這次就試著用midi bass編好之後,在用後製的方式去模擬bass的聲音,結果當然也是不太好,聽起來假假的,不過其實如果用電子bass的話可能搞不好效果會更好一點。
主線的吉他,這次比較花了一點時間去想和聲的東西,雖然用的東西都還是蠻簡單的,不過聽起來似乎是還可以接受,再加上那隨心所欲的KB跟Padding,整體而言聽起來有些問題,但是問題還算是不太大(雖然我自己都蠻懷疑的)。不過也因為這首歌的機會,讓我重新願意花點時間去把樂理讀一讀,順便找了一兩本以聽覺訓練為主的初級和聲學,雖然目前還在閱讀中,不過目前看起來的確是有一點點的幫助,畢竟太理論的東西,依我這種非學院派玩票性質的人來說還是太過於複雜了。
整首歌圍繞在一個主題上,就是衝刺。因為腳傷的關係,我已經幾乎一個多月沒有辦法跑步了,現在雖然可以慢跑,但還是非常的小心,正因如此,竟然讓我開始懷念起過去可以衝刺的日子,真是有點奇妙。而那種在有點疲勞,有點狂野的衝刺中,就是這首歌的核心概念,變的有點奢侈且壯麗,而有了中間的轉變。不過老實說,在寫的過程中並沒有辦法想這麼多,而是在構思階段的時候就大概完成的想法,接著進到編曲階段之後,每個橋段的銜接跟潤飾就夠我忙的了。
總之就是這樣了,又是一首沒啥感情的演奏曲,哈哈~
PR
// この記事にコメントする //
